更新時間:2020-12-22 來源:黑馬程序員 瀏覽量:
在Spark中,RDD是采用惰性求值,即每次調(diào)用行動算子操作,都會從頭開始計算。然而,每次調(diào)用行動算子操作,都會觸發(fā)一次從頭開始的計算,這對于迭代計算來說,代價是很大的,因為迭代計算經(jīng)常需要多次重復的使用同一組數(shù)據(jù)集,所以,為了避免重復計算的開銷,可以讓Spark對數(shù)據(jù)集進行持久化。
通常情況下,一個RDD是由多個分區(qū)組成的,RDD中的數(shù)據(jù)分布在多個節(jié)點中,因此,當持久化某個RDD時,每一個節(jié)點都將把計算分區(qū)的結果保存在內(nèi)存中,若對該RDD或衍生出的RDD進行其他行動算子操作時,則不需要重新計算,直接去取各個分區(qū)保存數(shù)據(jù)即可,這使得后續(xù)的行動算子操作速度更快(通常超過10倍),并且緩存是Spark構建迭代式算法和快速交互式查詢的關鍵。
RDD的持久化操作有兩種方法,分別是cache()方法和persist()方法。每一個持久化的RDD都可以使用不同的存儲級別存儲,從而允許持久化數(shù)據(jù)集在硬盤或者內(nèi)存作為序列化的Java對象,甚至可以跨節(jié)點復制。
persist()方法的存儲級別是通過StorageLevel對象(Scala、Java、Python)設置的。
cache()方法的存儲級別是使用默認的存儲級別(即StorageLevel.MEMORY_ONLY(將反序列化的對象存入內(nèi)存))。接下來,通過一張表介紹一下持久化RDD的存儲級別,如表1所示。
表1 持久化RDD的存儲級別
在表1中,列舉了持久化RDD的存儲級別,我們可以在RDD進行第一次算子操作時,根據(jù)自己的需求選擇對應的存儲級別。
為了大家更好地理解,接下來,通過代碼演示如何使用persist()方法和cache()方法對RDD進行持久化。
1.使用persist()方法對RDD進行持久化
定義一個列表list,通過該列表創(chuàng)建一個RDD,然后通過persist持久化操作和算子操作統(tǒng)計RDD中的元素個數(shù)以及打印輸出RDD中的所有元素。具體代碼如下:
scala> import org.apache.spark.storage.StorageLevel import org.apache.spark.storage.StorageLevel scala> val list = List("hadoop","spark","hive") list: List[String] = List(hadoop, spark, hive) scala> val listRDD = sc.parallelize(list) listRDD: org.apache.spark.rdd.RDD[String] = ParallelCollectionRDD[0] at parallelize at <console>:27 scala> listRDD.persist(StorageLevel.DISK_ONLY) res1: listRDD.type = ParallelCollectionRDD[0] at parallelize at <console>:27 scala> println(listRDD.count()) 3 scala> println(listRDD.collect().mkString(",")) hadoop,spark,hive
上述代碼中,第1行代碼導入StorageLevel對象的包;第3行代碼定義了一個列表list;第5行代碼執(zhí)行sc.parallelize(list)操作,創(chuàng)建了一個RDD,即listRDD;第8行代碼添加了persist()方法,用于持久化RDD,減少I/O操作,提高計算效率;第10行代碼執(zhí)行l(wèi)istRDD.count()行動算子操作,將統(tǒng)計listRDD中元素的個數(shù);第12行代碼執(zhí)行l(wèi)istRDD.collect()行動算子操作和mkString(“,”)操作,將listRDD中的所有元素進行打印輸出,并且是以逗號為分隔符。
需要注意的是,當程序執(zhí)行到第8行代碼時,并不會持久化listRDD,因為listRDD還沒有被真正計算;當執(zhí)行第10行代碼時,listRDD才會進行第一次的行動算子操作,觸發(fā)真正的從頭到尾的計算,這時listRDD.persist()方法才會被真正的執(zhí)行,把listRDD持久化到磁盤中;當執(zhí)行到第12行代碼時,進行第二次的行動算子操作,但不觸發(fā)從頭到尾的計算,只需使用已經(jīng)進行持久化的listRDD來進行計算。
2.使用cache()方法對RDD進行持久化
定義一個列表list,通過該列表創(chuàng)建一個RDD,然后通過cache持久化操作和算子操作統(tǒng)計RDD中的元素個數(shù)以及打印輸出rdd中的所有元素。具體代碼如下:
scala> val list= List("hadoop","spark","hive") list: List[String] = List(hadoop, spark, hive) scala> val listRDD= sc.parallelize(list) listRDD: org.apache.spark.rdd.RDD[String] = ParallelCollectionRDD[0] at parallelize at <console>:26 scala> listRDD.cache() res2: listRDD.type = ParallelCollectionRDD[1] at parallelize at <console>:26 scala> println(listRDD.count()) 3 scala> println(listRDD.collect().mkString(",")) hadoop,spark,hive
上述代碼中,第6行代碼對listRDD進行持久化操作,即添加cache()方法,用于持久化RDD,減少I/O操作,提高計算效率。然而,使用cache()方法進行持久化操作,底層是調(diào)用了persist(MEMORY_ONLY)方法,用來對RDD進行持久化。當程序當執(zhí)行到第6行代碼時,并不會持久化listRDD,因為listRDD還沒有被真正計算;當程序執(zhí)行第8行代碼時,listRDD才會進行第一次的行動算子操作,觸發(fā)真正的從頭到尾的計算,這時listRDD.cache()方法才會被真正的執(zhí)行,把listRDD持久化到內(nèi)存中;當程序執(zhí)行到第10行代碼時,進行第二次的行動算子操作,但不觸發(fā)從頭到尾的計算,只需使用已經(jīng)持久化的listRDD來進行計算。
猜你喜歡
Java API接口怎樣操作HBase分布式數(shù)據(jù)庫?